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徐建中院士序

2014-01-10 16:10:45 中國能源網   作者: 徐建中  

改革開放之初,由于投資瓶頸,中國的能源供應一度極為緊張。1980年8月14日,中共中央書記處舉辦的科學技術知識講座,邀請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時任所長,中國科學院主席團執(zhí)行主席,世界著名的工程熱物理科學家,也是我的老師——吳仲華先生做了一篇題為《中國的能源問題及其依靠科學技術解決的途經》報告,他提出:能源是中國現代化的一個根本環(huán)節(jié)和戰(zhàn)略重點,各種不同品質的能源要合理分配、對口供應,做到各得其所。在能源利用方面,應該按照基本科學原理,按照能的不同品位,按照各盡其用的原則來進行。

 吳仲華先生根據熱力學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利用各種科學技術的基本原理,深入淺出地向決策者提出了“分配得當、各得所需、溫度對口、梯級利用”十六字科學用能的方針。在這一方針指導下,中國優(yōu)先發(fā)展能源梯級利用的熱電聯(lián)產,以較高的能源利用效率支撐了國家現代化建設。從1981年到1990年的10年間,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平均增速8.96%,能源的平均增速只有4.93%,能源彈性系數僅為0.55。

 搞現代化一定要依靠科學技術進步,解決中國的能源環(huán)境問題一定要靠“科學用能”。科學用能是依靠科學技術的發(fā)展來解決能源環(huán)境問題,就是科學使用能源、科學配置能源和科學管理能源,就是改變傳統(tǒng)的、粗放的、線性的能源利用模式,代之以同時考慮能源、資源和環(huán)境三者的一體化模式。目前,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特別是信息技術的進步,分布式能源和智能電網可以大幅度提升能源使用和能源配置的效率,將能源“吃光用盡”,將污染和溫室氣體排放降至最低,并最大限度地調動廣大人民群眾的參與和創(chuàng)新,這也是中央“群眾路線”在能源領域最好的實踐。而從管理層面充分支持和保障這些新技術革命成果的應用和不斷突破就是科學管理的關鍵。

 科學用能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減少能源消耗,降低環(huán)境污染。科學技術的發(fā)展,為節(jié)能提供了強大的武器;科學用能也是能源科技發(fā)展的必然結果。它代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fā)展方向,體現解放生產力的要求,是建設資源節(jié)約和科學利用型社會的必要保證,是實現生態(tài)文明的唯一途經。

 (完整內容請見圖書)……




【中國能源網獨家稿件聲明】 凡注明 “中國能源網”來源之作品(文字、圖片、圖表), 未經中國能源網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轉載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